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3的文章

[讀後感][筆記] 高手學習

圖片
看這本書就很像在讀重點整理,作者把所有關於『學習』的有效方法和心法都給濃縮在裡面。不管你要把它當作精進學習的一個起點,或者對於書中的內容都很熟悉,把它當作複習和連結也是很不錯。 蠻推薦參考此書最後面的推薦書單,很多我都讀過,看完一定會受益良多。 網路上應該蠻多對於這本書的評論和心得,我當初也是參考瓦基的分享,才會把此書加入清單。 以下就列出書目和我的筆記:  引言:這是一本講學習方法的書 學精第一 1. 刻意練習 練習,講究的並不是誰練得最苦,或者誰的心最「誠」。 練習的精髓 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在舒適區做事,叫生活;在學習區做事,才叫練習。 掌握套路 進行大量的重複訓練 (基本功) 訓練要有高度的針對性 隨時獲得回饋 沒有測驗,你的知識只是幻覺。 老師的作用 (教練)、 學徒制 刻意練習不好玩 (沒有寓教於樂這回事) 單獨練習 (閉關修煉) 興趣與基因 2. 最高學習效率 舒適區、 學習區 、恐慌區 熟悉很重要,可以鞏固知識 每次都學 15% 的新東西 時刻追求效率最大化 3. 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一種風格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有效的學習方法 要在學習時間上安排一定的間隔。不要突擊學習。 在不同的場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學習同一個內容 要經常參加測驗,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相關知識。 要把新學到的知識和以前的知識建立連結 4. 提高學習成績的最簡單心法 思維模型理論 成長型思維 (相信努力有用) 固定型思維 (相信天賦) 5. 忘記,是為了更好地記住 記憶曲線 (遺忘曲線) 記憶的兩種強度 儲存強度 (不會隨時間減弱,但是忽略沒儲存的不算) 提取強度 (如果沒有複習,隨時間減弱) 6. 反脆弱式學習養生法 擁抱不確定性 (隨機測驗) 主動挑戰 (反脆弱) 學廣第二 7. 自由技藝 (Liberal Arts) 培養具有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的人。 批判性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 8. 屠龍術的日常應用 研究國際關係的專案經理 IBM 的社會學家 投資界的哲學家 9. 從「刻意練習」到「功夫在詩外」 想法的連結 外行的洞見 練習何時會有用? 有嚴格固定規則的領域,練習的作用最大;沒有嚴格規則的領域,練習

[登山紀錄][事件檢討] 天長隧道經甜甜圈谷出奇萊

圖片
#天長隧道 #甜甜圈谷 #奇萊北峰 #隊友走散 (P.S. 此行程非傳統路線,沿路幾乎無布條,切勿未作詳盡功課就前往,請審慎評估體能和技巧,並且找好備援。) 本次行程如下: D0: 台北 -> 花蓮市區 D1: 天長隧道 -> 龍溪 -> 溪澗營地 D2: 龍溪 -> 甜甜圈谷 -> 磐石中鋒山屋 D3: 山屋 -> 月形池 -> 奇萊北峰 -> 松雪樓 先說結論: D1 超慘,下雨 + 螞蝗 + 走散 + 沒完整帳篷 D2 幸運會合 + 沿路很多巨木 + 超美甜甜圈谷 + 山屋包棟超爽 D3 天氣爆好一路都美景 想看完整相片,可以參考 Facebook 相簿 爬山多年以來第一次遇到走散的狀況,再加上沒有訊號、路跡不明、路況差、路線可能性多、天候不佳、鄰近溪水聲音傳達不易、山谷造成聲音反射、裝備拆散不完整、蟲害多等不利因素下,真的是考驗自己對於山難應對的知識和策略。好險最後有順利撐過第一晚,途中有經歷差點被溪水沖走、失溫等狀況。 隔天一早,順利與隊友重逢。過溪整裝後,繼續原定路線。接著就是美景連發了,黑鏡池、牛頭谷、甜甜圈谷、魚尾谷,每一處都美到不行。原本是預計要紮營在甜甜圈谷,但由於天氣不穩,加上隔天路途遙遠,我們還是決定繼續前行,所以才能住到還沒正式營運的磐石中峰山屋。超級新都還有木頭味,而且我們四個人包棟,外面還有高級廁所。相比昨晚的處境,真的是苦盡甘來。 山屋外頭有許多水鹿,不管是晚上或清晨,一開門就看得見,非常有趣。起床整裝後,就來到熟悉的海拔三千公尺路徑,舒適好走,不用找路鑽箭竹、鑽芒草,沒有螞蝗和蜘蛛絲,視野開闊,再加上天氣大好,真的是倒吃甘蔗耶! 本次行程最大的收穫,除了親身體驗了山難經驗,還對於如何處置螞蝗有了達人等級的態度。從一開始的一隻就大驚小怪,已經變成連續抓好幾隻都不為所動,真是不知道該哭還該笑。 D1 慘況摘要: 1. 由於路線前進困難,拆隊找路後,兩隊走散。 2. 兩隊都嘗試要尋找另一隊,但由於種種因素和判斷,截至當天都無果。 3. 由於鄰近溪水,因此喊叫聲幾乎無用。 4. 溪谷路線交錯難走,溼滑又雜亂,沒有一條固定的路線,難以交會。 5. 天色漸黑,雨勢漸大,視線不佳。 6. 水流湍急,無法輕易過溪。 7. 由於拆隊,所以我們這邊沒有帳篷外帳,要想辦法度過下雨的今晚。 8. 嘗試用地布蓋

[讀後感] [筆記] 一人公司

圖片
  這本書是我近期看完最推薦的書,它的受眾並不限於想創業的人。不管你是主管、員工、自由接案者、甚至是企業主,都一定可以從這本書學到東西,因為它涵蓋的範圍非常全面。 此書最重要的論點,決不是堅持要"一個人"經營公司,而是要探討『成長』這件事。目前要去評估一間公司有多成功,一定會用他的規模、員工數、銷售量、或是股價來判斷。但事實上,規模越大真的越好嗎?其實從歷史的脈絡來看,一昧的追求成長,有時候只是把公司放於危險的邊緣。我們已經看過許多大到不能倒的企業,其結果令人不勝唏噓。 因此,本書探討其他更重要的事項,來讓你思考怎樣讓公司『更好』,而不是『更大』。對於不想創業的你,也可以思考怎樣讓自己、或是部門怎樣在公司運作的更好。 以下是本書的章節和筆記,建議各位可以自行閱讀,一定可以吸收更多。